海南金融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国际刊号:1003-9031
国内刊号:46-1009/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0519 人次
 
    本刊论文
2011年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分析

摘要:2011年,海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趋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金融运行方面,金融运行稳健,存、贷款增速有所分化,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利润快速增长。
  关键词:海南;经济金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3-0020-07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3.05
  
  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背景
  (一)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加深,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1.欧、美债务危机形成恶性循环。2011年,欧元区主权债务总额为6.5万亿欧元,其中“欧猪五国”(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为3.1万亿欧元,“欧猪五国”债务主要由德国和法国银行持有,占比分别为26.4%和38.5%。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之际,美债受到热捧,导致全球资金流入美国。
  2.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止跌,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2011年三季度,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所好转。其中,三季度美国GDP季环比折年率分别为2.0%,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高1.6和0.7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三季度环比增长0.2%,与二季度持平,低于一季度0.6个百分点。日本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1.4%,四个季度来首次恢复正值。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趋缓。俄罗斯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比二季度提升1.4个百分点。巴西三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2.1%,环比增长仅为0.04%;中国和印度经济则逐季回落,其中,印度三季度经济增速降至6.9%。
  3.全球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初级产品价格指数(2005年=100),自2011年4月达到本轮上涨周期的最高位209.87后震荡回落,12月为184.58,比4月下降12.1点。初级产品价格同比增速在7月以后持续回落,至12月降至5.7%,其中食品和饮料、工业原材料、农业原材料以及金属价格同比出现负增长,能源价格同比仍保持较快增长。
  4.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偏大。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美元流动性增长了2.3万亿美元,全球广义货币供应M2已接近60万亿美元左右,直接导致了全球各国通胀压力增大。2011年,金砖四国中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均高达9%以上,巴西和中国的通胀率也一度达到了7%和6%以上的水平。发达国家中,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快速升至3.5%,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的水平,核心通胀率也达到了2%的警戒目标;欧元区通胀率则连续9个月超过2%的警戒线,英国通胀率更是高达4.5%。
  5.发达国家失业率大多居高不下。11月,除德国失业率下降至6.9%,欧美发达国家失业率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11月美国失业率为8.6%,欧元区失业率则在10%左右。
  6.全球货币政策趋于宽松。2011年11月30日,美联储宣布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士和欧洲央行联手,将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向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在新兴市场国家方面,巴西央行11月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1.5%下调至11%,这已是巴西2011年以来第三次降息。
  (二)国内通胀压力舒缓,从紧货币政策有所调整
  1.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临界点以上。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11月提升1.3个百分点,略高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是2009年3月以来的次低点,并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0个百分点,表明在消费旺季临近的带动下,企业生产增长,制造业经济总体略有回升。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53.4%、49.8%和48.3%,分别比11月提升2.5、2.0和1.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指数分别为48.7%和50.1%,均比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
  2.国内经济平稳回落。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增长9.7%、9.5%、9.1%和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同比增长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同比增长17.1%。进出口总值36421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4.9%。累计顺差1551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4%。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10年上涨6.0%。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2010年上涨9.1%。
  3.货币供应量增速低于2010年。201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85.2万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3.6%,增速比2010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9.0万亿元,增长7.9%,回落13.3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5.1万亿元,增长13.8%,回落2.9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58.2万亿元,增长15.7%;本外币存款余额82.7万亿元,增长13.5%。201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比2010年少1.11万亿元。
  4.存款准备金率三年来首度下调。2011年12月5日开始,3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首次下调正式实施。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1.0%,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7.5%。粗略估算,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一次性释放近4000亿元资金。
  二、海南省经济金融基本运行情况
  (一)经济较快增长,价格指数逐步回落
  1.经济增速逐季提升。2011年,海南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5.3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59.2亿元、714.5亿元和1141.6亿元,分别增长6.2%、15.2%和13.3%。
  2.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海南省工业完成增加值475.0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7.9亿元,同比增长14.0%。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0.5亿元、33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5.2%。在重点工业行业中,产值超过百亿元的行业包括:石油加工业产值475.60亿元,同比增长1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18.88亿元,同比增长2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13.69亿元,同比增长14.1%。1-11月,列入统计监测的3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362.4%,同比提升3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7.1%。产品销售收入1438.9亿元,同比增长26.8%。
  3.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2011年,海南省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1.4亿元,同比增长35.8%,比2010年提升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81.7亿元,同比增长35.8%;新增固定资产563.9亿元,同比增长32.5%。全年16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9.88亿元,比2010年增长39.1%,占投资总额的47.8%。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是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63.05亿元,比2010年增长41.7%,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1.1%。


  4.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增长。201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1亿元,同比增长18.8%,比2010年回落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667.8亿元和7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和19.2%。在主要零售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等热门消费消费品涨幅较高(零售额157.0亿元,同比增长49.1%),受离岛免税、离境退税等免税政策的推动,化妆品、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涨幅明显提高(二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9.4亿元和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74.1%)。
  5.涉外经济平稳运行。2011年,海南省进出口总值1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出口25.4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进口104.8亿美元,同比增长24.4%。贸易逆差79.4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主导低位。进口贸易中,一般贸易85.3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1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从贸易地区看,出口额最大的为香港,出口额7.4亿美元,同比增长26.8%;进口额最大的为非洲,进口额51.9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新签协议合同外资7.3亿美元,同比增长82.6%。
  6.旅游市场丁财两旺。得益于阳光海岛休闲旅游吸引力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号召力持续提升的影响,2011年,累计接待过夜游客3001.3万人次,同比增长16.0%。其中,入境游客81.5万人次,同比增长22.8%;国内游客29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旅游收入324.0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1.6%;国内旅游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长27.1%。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62.4%,比2010年提升2个百分点。
  7.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0.9亿元,同比增长25.5%,比2010年回落14.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占比86.9%,同比增长24.7%。税收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两项税收分别实现123.5亿元和4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52.9%。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79.3亿元,同比增长34.7%,比2010年提升15.4个百分点。
  8.物价指数整体偏高,四季度以来出现一定幅度回落。201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6.1%,进入2011年四季度以来,全省CPI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10月、11月、12月CPI同比分别增长4.7%、3.9%和5.0%。从结构上看,四季度以来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回落最快。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W)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出现了一定幅度回落,全年二类价格指数累计分别上涨15.6%和8.8%。
  (二)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增速有所分化
  1.信贷新增量再创历史新高,贷款期限结构有所好转。2011年12月末,海南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94.6亿元,同比增长27.1%,比年初增加680.5亿元。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深入,政府投资项目增多,带动全省庞大的信贷需求,2011年全省信贷新增量超出2010年111.7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从季度间分布看,四个季度间的贷款增量分别为163.4亿元、207.6亿元、132.6和176.9亿元,贷款投放节奏相对稳定。
  一是新增贷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均有所增加。2011年12月末,全省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2567.3亿元,同比增长26.5%,比年初增加547.5亿元,比2010年同期少增78.8亿元。短期贷款余额453.6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年初增加48.6亿元,比2010年同期多增43.4亿元。票据融资余额64.1亿元,同比增长73.4%,比年初增加25.0亿元,比2010年同期多增80.0亿元。截至2011年12月末,中长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占比80.4%,低于2010年同期1.7个百分点,贷款期限结构较2010年有所好转。
  二是各家银行贷款均有所增加,贷款增量最为突出。1-12月,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新增贷款310.9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45.7%,高居各家银行之首,除此之外,农村信用社和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新增贷款分别达到99.2亿元和63.0亿元,在各家银行中相对突出。截至2011年12月末,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贷款余额1330.3亿元,占全省贷款总额的41.6%。
  三是新增贷款以固定资产及经营类贷款为主。2011年,固定资产及经营贷款分别增加331.9亿元及169.3亿元,二者合计占一般性贷款(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增量的84.2%,同比分别多增15.3亿元和120.6亿元。2011年末,全省固定资产贷款余额1755.5亿元,占一般性贷款的58.1%。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占比较高,与当前全省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相吻合,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居民购房意愿减弱,个人贷款大幅少增。此外,2011年内部分银团贷款到期也导致银团贷款出现较为明显下降。2011年,银团贷款共减少31.2亿元,同比少增95.3亿元。
  四是人民币、外汇贷款双双快速增长。2011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97.7亿元,同比增长23.3%,比年初增加527.9亿元。外汇贷款余额63.0亿美元,同比增长70.8%,比年初增加26.1亿美元。2011年以来,外汇贷款新增量明显增多,主要是海航集团扩张加快,加大了飞机购置及租赁力度,相应贷款增加较多;除此之外,外汇贷款的投向还包括金海浆、海南核电等大型企业。
  五是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海口市。2011年,海口市新增贷款523.6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76.9%。其次是三亚市新增贷款37.8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5.6%。除海口、三亚两地外,其余市县贷款均有少量增加。
  2.存款低位增长,新增量为近五年最低。2011年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4504.5亿元,增长6.8%,比年初增加287.4亿元,比2010年同期少增754.2亿元,为近五年历史最低。
  一是各类存款新增量均少于2010年。2011年12月末,本外币单位存款余额2370.6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16.1亿元,同比少增564.4亿元;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1898.7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217.9亿元,同比少增167.3亿元;财政性存款余额194.5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45.1亿元,同比少增18.8亿元。
  二是人民币存款低速增长,外汇存款快速增长。2011年12月末,全省人民币存款余额4446.9亿元,同比增长6.6%,比2011年初增加274.7亿元;外汇存款余额9.2亿美元,同比增长35.5%,比2011年初增加2.4亿美元。
  三是农村信用社存款增加最多,深圳发展银行海口分行存款减少最多。2011年,农村信用社新增存款134.5亿元,占全省新增存款的46.9%,农业银行海南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等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出现下降,其中以深圳发展银行存款减少最多。截至12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家银行海南分行存款市场份额分别为18.2%、15.2%、14.5%、14.2%,占比相对较大。


  四是海口市存款新增量相对较多,三亚市、洋浦开发区存款不增反减。2011年,各市县中存款增量最多的为海口市(存款增加115.2亿元),存款减少的分别有三亚市、洋浦开发区(存款分别减少22.7亿元、7.8亿元)。除以上三地外,其余市县存款均有不同幅度增加。
  在贷款持续高增长的同时,2011年全省存款新增量明显低于往年,且月度之间波动较为频繁,加之受上年高基数影响,增幅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存款的波动与当前理财资金受到追捧不无关系,此外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减少,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企业资金占用变大,企业减少现金类资产增加实物资产倾向也导致了企业存款新增量的低迷。总体而言,尽管不同类型机构之间流动性分布有所差异,但海南省银行业资金普遍较为充裕。2011年,全省各家银行通过系统内部资金往来(内部资金汇划)共流出资金430.0亿元。2011年12月末,全省人民币贷存比61.5%,比年初高8.6个百分点,存贷差1649.1亿元,比年初减少258.0亿元。
  3.银行业整体经营现状较好。一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2011年 12月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比2011年初减少5.5亿元,不良贷款率比2011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贷款质量较高。二是全年经营利润快速增长,2011年,全省银行业共实现利润比2010年多增6.4亿元。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民间融资市场隐含的社会风险
  受银行信贷规模约束,近两年民间融资活动趋于活跃。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针对海南省1-9月企业民间融资调查结果表明,1-9月,全省企业民间融资余额、发生额分别为34.8亿元、50.7亿元,参与率为26.0%。中、小型企业选择民间融资的占比分别高达34.2%和36.7%。在民间融资活跃的同时,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银行体系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据对海口某担保投资公司调研,自2011年4月起,个人资金流入担保公司同比上升35%;与担保公司业务有一定竞争的“地下钱庄”业务量也较往年有数倍扩张,银行存款是其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小额贷款公司也不断加大从银行贷款的力度。2011年1-9月,全省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分别从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和省信用联社贷款1.3亿元,用于弥补贷款资金的缺口。二是民间融资中介机构有高息集资的倾向。截至2011年9月末,海南省典当行自身短期融资达1090万元,较2010年末增长25.8%。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责任余额达25.3亿元。据调查,融资中介机构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发送匿名集资短信、匿名传真、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推荐等非公开方式,以承诺高于银行存款利息数倍的回报快速汇集民间资金,隐含社会风险不容忽视。
  (二)警惕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
  2011年,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668.8亿元,同比增长31.5%,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3.9%,高于全国20%左右的平均水平。在当前实施房产限购政策和贷款利率逐步提高的环境下,房地产销售受到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面临资金困境。调查显示,有52.4%的企业“资金紧张,但仍能满足正常经营”,38.1%的企业“资金基本能够满足”,仅有9.5%的企业“资金来源充裕”。调查还显示,71.4%的企业认为若房价下跌幅度超过30%则影响企业正常投资经营和贷款偿还。可见,一旦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滑,开发商资金紧张,房地产开发贷款可能面临较大坏账风险。从商业银行角度看,目前商业银行均通过提高拨备率等方式(损失类贷款的拨备率为100%),加大了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力度,具备应对成交量萎缩和价格下跌的风险。但如果房价发生持续大幅下跌会带来系列传染效应,可能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
  (三)理财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负面效果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2011年,海南省理财产品销售额2662.1亿元(企业1515.3亿元,个人1146.8亿元);2011年12月末,理财产品余额194.3亿元(企业49.4亿元,个人144.9亿元)。理财业务在使银行中间业务得到长足进步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但理财产品也带来一些负面效果,给宏观调控带来的新的挑战。一是为应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商业银行通过代客理财业务将表内存款化为表外资金,直接导致了存款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抵消了货币政策紧缩效果。二是高收益保本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管理政策形成冲击。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向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资产属性回归,“存款理财产品化”趋势渐显,对存款利率体系的冲击和影响日益突出。三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竞相上调加剧了利率市场同业竞争[1]。理财产品市场利率竞争加剧致使商业银行在“保市场”和“增利润”间艰难平衡,非理性竞争行为不时显现。四是理财产品市场涉及面过于宽泛容易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扰动因素。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扎堆发行投资于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信托理财产品,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的回暖也吸引理财资金大量涌入。在宏观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为理财产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金融稳定运行埋下了隐忧。
  (四)物价上涨压力仍不可忽视
  受翘尾因素减弱影响,2011年四季度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明显回落,但在2012年乃至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一是虽然我国粮食已连续八年增产,粮食供给形势大为改善,但严峻的国际粮食供求形势以及自然灾害都可能对食品价格形成压力。二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将在中长期内都推动物价上涨。三是进口原材料价格在伊朗问题和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可能出现上行。受地理位置、省内产品结构特征等因素影响,海南省物价水平上涨往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主体对价格承受能力也相对较低,物价上涨的压力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尤需引起关注。海南省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2011年四季度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水平为15.9%,比三季度减少了4.8个百分点,比2010年同期减少了3.4个百分点。此外,四季度工业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由于受投资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抬高企业生产成本影响,企业家预期2012年一季度的企业盈利指数为12.2%,较2011四季度下滑7.3个百分点。
  (五)贷款集中度相对较高
  2011年以来,海南省贷款快速增长,信贷投向集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依然偏高。2011年,全省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中长期贷款547.5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0.5%,主要投向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二是贷款投放集中于少数大企业。2011年12月末,全省贷款前30大客户人民币贷款余额合计1596.1亿元,占全省人民币企业贷款的57.0%。三是贷款行业集中。2011年12月末,全省环境和公共设施业、房地产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五类行业贷款余额1985.6亿元,占各行业余额的75.9%。贷款投向结构过于集中既不利于银行分散风险,也削弱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四、经济运行前景展望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欧债危机已向核心国家迅速蔓延,经济增长亦受拖累而疲态尽显。新兴市场国家方面,整体下滑的趋势仍在继续,加之近年来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延续2011年低速增长局面。世界银行《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调低了对2012年的增长率预测,对2012年和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2011年6月的3.6%调低至2.5%和3.1%,把对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分别从去年6月的6.2%和2.7%调低至5.4%和1.4%。报告认为,全球增长与世界贸易已大幅减速,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


  面对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衰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未发生明显改变,2012年国内将扩大内需,投资和政策都向实业倾斜,加快改革创新以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办好民生,全年经济实现“软着落”的问题不大。但经济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是贸易保护政策和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不振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二是部分企业生产困难。三是面对严厉的调控,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四是物价形势不确定性使得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五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2012年,海南省将面对更为严峻和复杂的经济形势,但全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海南省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加上近两年建设国际旅游岛,经济发展思路逐渐清晰稳定,抗风险能力增强,经济增长整体仍处于上升趋势。二是投资动力依然强劲。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进一步展开,西环铁路、博鳌机场、100万吨烯烃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将对全省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2]。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也会部分弥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收缩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负面影响。三是国际旅游岛概念带来的旅游消费为全省消费市场增添活力,包括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和旅游消费层次的提高。此外,近年来省内逐步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全省工资水平稳步提高,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四是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海南省金融机构实力大幅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综合各方面因素,并参考统计预测模型结果,预计2012年全省经济金融将继续健康较快发展。经济增长1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0%。在银行业流动性依然充足、银行业经营质量提高的情况下,预计2012年存款增长7.1%,贷款增长19.8%。
  五、政策建议
  (一)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发展
  一是鼓励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金融业投资,放宽民间资本组建和参股中小金融机构的门槛等,吸纳民间资本。二是营造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本地产业发展的规划,安排一些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将资金有效疏导至生产领域。三是加快民间融资模式探索。建议先从地方试点,在制度层面上给予民间金融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对民间融资债务关系加以确权。四是加强民间融资监测预警。建立民间融资监测体系。依托人民银行市县支行并借助中小企业协会、统计局、小额信贷公司等机构,定期收集相关数据,重点监测民间融资规模、来源、区域和行业分布、利率、期限、信用程度、风险状况等。
  (二)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管理
  一是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对银行贷款的流向进行监督,防止银行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地产市场形成不良资产。二是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房地产业投资和信贷投放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房地产业利润率、银行贷款比例、高中低档住房面积比例的监测体系,完善住房价格、土地价格的预警预报机制,密切关注房地产类贷款风险,防范房地产投机行为。三是要调整房地产贷款的结构。加大对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支持力度,支持以自用为目的的个人住房贷款,严格控制向高档住房和商业用房建设发放贷款。
  (三)有效防治物价上涨过快
  一是正确分析、掌握市场物价形势,努力调控物体水平。二是把控制食品价格上涨作为控制物价的重点。目前,食品价格上涨拉动是占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大对食品生产和运输的扶持力度,实行倾斜政策,控制食品价格上涨。三是提高物价调控的前瞻性,加强对物价上涨及拉动因素的监测分析,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四是密切跟踪经济形势新变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四)加强对理财产品管理
  一是限制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防范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减少“利率倒挂”现象。二是加强存款准备金缴存的管理,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跟踪表外理财资金的流向。三是加大利率政策执行检查力度,促进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规范。建议重点对投资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较大的银行进行利率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违反会计处理规定、变相提高利率的行为予以处罚。
  (五)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把握各地区、各行业、各类型企业,特别是贴近区域特色产业资金需求,使金融资源合理分配,助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推广小额信贷业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加快金融网点的布局工作,积极创新和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品种,着力加大对“三农”尤其是热带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贷款营销时,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在合理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特约编辑:罗洋)
   参考文献:
   [1]魏海滨.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引导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基于中央银行视角的分析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0).
   [2]曹协和,黄革,石海峰.2011年上半年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分析[J].海南金融,2011(9).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海南金融》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海南金融》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